近日,華西集團工會命名了系列勞模、工匠和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四川建科院4個創新工作室榜上有名。?
宋靜勞模創新工作室
劉漢昆工匠創新工作室
高波工匠創新工作室
楊曉嬌女職工創新工作室
人才是科技型企業追“新”逐“質”的源頭活水
勞模工匠帶動
領軍人才帶動
四川建科院以“兩個帶動”示范引領
驅動全員創新
他們立足行業前沿,點燃建筑科研創新之火
他們聚焦市場所需,“死磕”技術質量品質
他們扎根創新陣地,厚植人才培育土壤
一起來認識他們吧~
宋靜勞模創新工作室
宋靜勞模創新工作室秉持執著創新的精神,緊密圍繞建筑地基基礎鑒定加固這一主線,完成多個重要項目的技術鑒定及地基加固處理,累計為客戶節約1.5億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工作室成功申報了四川省科技廳和華西集團的多個科研課題,不斷完善建筑地基基礎鑒定加固技術,并向智能化方向進行開拓創新。現已完成編寫四川省地方技術標準2本,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提出10余項地基基礎優化和施工措施,其中有1項發明專利正在申請中。
工作室領銜人:宋靜,女,四川建科院下屬檢測中心總工程師。先后獲“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四川省十佳五一巾幗標兵”、“四川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工作先進個人”、四川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國家優質工程獎等榮譽。
?
劉漢昆工匠創新工作室
劉漢昆工匠創新工作室以“技術攻關、技術革新、技藝傳承、人才培養”為目標,在城市更新與既有建筑鑒定、加固與改造領域關鍵技術研發與標準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成立至今,工作室已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等科研課題10余項;制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協會標準10余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近20項;發表SCI、EI等學術論文10余篇;獲得科技獎勵6項;團隊研發的安全保障數字化平臺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工作室領銜人:劉漢昆,男,博士研究生,四川建科院加固技術與標準研究院副院長。先后獲“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工程建設標準科技創新“青年創新獎”、“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先進個人”、首屆“十大華西工匠”、“金牛區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領銜人、“金牛工匠”等榮譽。
高波工匠創新工作室
高波工匠創新工作室始終致力于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領域的研究,跟隨國家政策導向,聚焦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的項目投資、技術咨詢、工程實施、評價認證、能源托管、智慧運行等核心業務,通過技術創新,推動了多個重點項目的實施,獲得多個開創性榮譽,包括西部第一個既有建筑綠色改造三星級運行標識項目——建科院科技樓改擴建項目、第一個取得近零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設計認證的項目——四川天府新區城市更新與智慧建筑研發及孵化基地。
工作室累計完成科研37項,標準15項,論文30余篇,取得專利43項,其中包括5項發明專利。先后完成了我省綠色建筑相關評價、檢測、驗收、改造、運維標準編制,并為四川省、成都、德陽等地編制綠色建筑設計審查要點,構建了四川省綠色建筑標準體系。
此外,工作室團隊積極探索科研成果轉化路徑,研發的“智慧能源與環境運行平臺”產品已成功實現市場銷售。
工作室領銜人:高波,男,四川建科院建筑能源與環境研究院總工程師,先后獲“中西部地區土木建筑杰出工程師”、“四川省‘十三五’節能工作先進個人”、“四川土木建筑青年科技獎”、“金牛工匠”等榮譽。
楊曉嬌女職工創新工作室
楊曉嬌女職工創新工作室致力于智慧工地、BIM、智能建造等工程數字化新技術的科技研究與成果轉化工作。工作室現已完成發行四川省地方技術標準2本,獲得發明與實用新型3項,受理發明專利3項,軟著權20余項。通過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共簽訂技術服務及產品銷售合同累計300余項,完成了《四川華西集團中國華西“善建云”數字化平臺建設》項目(一標段)智慧工地平臺建設項目、西藏寧算智慧工地項目等多個重大項目,推動了智能建造技術的廣泛應用。
工作室領銜人:楊曉嬌,女,博士研究生,四川建科院智能建造事業部負責人。先后獲住建部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成都市金牛區博士菁英獎、四川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先進個人、華西集團董事長獎勵基金科技創新獎、2021—2023年度華西集團“十佳巾幗標兵”稱號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