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日,建科院院長王德華在黨委中心組學習會上作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報告。建科院在家領導、顧問總工、團委書記、院辦公室及黨工部負責人聽取了專題報告。
王院長從中國共產黨歷史地位的形成、為什么要開展群眾路線活動、如何用改革開放的眼光來看群眾路線、實踐活動對我院發展的指導意義等四個方面,深刻闡述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實踐活動的總要求和深遠意義及我院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目標。
王院長談到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三大法寶之一,現在中央提出在全國范圍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具有深遠的意義。我們黨歷史上曾犯過幾次重大錯誤,如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為中國革命帶來的影響非常大,通過斗爭和實踐才確定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人民公社、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等錯誤,都是依靠我們黨自身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來不斷糾正的。現在中國脫離群眾的現象尤為突出,貧富懸殊較大、普通老百姓的利益無法保障、黨群干群關系緊張,中央提出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非常及時。活動要求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這都是對我們領導干部提出的,為了解決精神懈怠、能力不足、消極腐敗及脫離群眾等突出問題。
王院長指出,我院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定要結合建科院實際,重點是班子成員和黨委委員。我們班子要帶頭以身作則,經常下去走走,深入到一線所室了解情況,要定期參加一線部門的例會聽取員工的心聲。通過活動開展,力求實現三個統一。一是要統一對院發展的認識上來。將全院上下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院1.3.5.5發展規劃目標的實現上來。目前,就院到2015年要實現3.5億的目標,還有相當的壓力,有壓力也才有動力,才會積極想辦法更加努力的去完成這個目標任務。二是要統一到人才隊伍建設上來。人才發展規劃要盡快出臺,要集中力量確保院“十、百、千”人才目標的實現,為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支撐。三是要統一到指導院的硬件和軟件提升上來。要加快科技樓改造步伐,打造適合院的規模發展和隊伍建設需要的工作環境,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建立用文化管人、用文化留人的氛圍,提升建科院形象,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要用企業發展和群眾滿意來檢驗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