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技術特點
01適用范圍:適用于臨時工地、城鎮居住區、工業園區、醫院、鄉村、酒店、軍營等場所施工期間及運行期間的污水處理。
02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分散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利用泥膜共生氨氧化生物技術,能有效降低污水中的COD(化學需氧量),脫氮除磷,解決不具備市政排污條件下的污水處理問題,確保出水水質達國家一級A標,適宜回用或直排,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
03主要科技創新點
研發了基于厭氧氨氧化的高效脫氮方法:基于厭氧氨氧化技術,耦合異養與自養脫氮過程,形成了短程反硝化-部分厭氧氨氧化方法。與傳統方法相比,該方法有效縮短了脫氮反應流程,提高了脫氮效率,不需要額外添加氧氣和碳源,且產生污泥量少。
研發了多菌種協同的泥膜共生工藝:基于特制生物填料,研發了多菌種協同的泥膜共生工藝。該工藝采用特制的多孔生物填料,形成了不同的溶氧梯度,為多菌種協同工作營造了良好的共生環境,增大了菌種與填料的接觸面積,保證了生化反應的充分發生。
研發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污水處理設備智能運維系統:基于物聯網技術研發了污水處理設備智能運維系統,能遠程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及時提示設備預警報警信息,提出設備運行優化建議并下達運行指令,實現全過程智能化監管,有效降低整體運維成本。
獲得科研成果
01獲得榮譽
分散污水一體化混合生物處理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02主編規范
依托技術成果主編了團體標準《分散污水一體化智能處理設備技術條件》T/SCSKJQYLHH 21—2023。
03知識產權成果
取得國家專利授權10項,包括發明專利證書6項,取得實用新型證書4項。
推廣應用情況
分散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可對生活污水就地處理回用,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能有效改善施工現場的工作環境。近2年,該技術實現成果轉化收入近3000萬元,市場前景廣闊。在云野之上輕奢露營地污水處理項目、鐵路物流港污水處理站項目、四川大學污水處理設備提升改造項目、疫情隔離點污水處理工程等項目中具有良好的應用。
云野之上輕奢露營地污水處理項目
項目概況:針對營地內集中式公共衛生間以及部分輕奢酒店住宿生活廢水進行處理。在化糞池出水口井內提取部分水量進行深度處理,經處理后水質達到就近直接澆灌回用條件。
污水處理量:12m3/d(單次灌噴10-15min)
處理效果:處理后水質無異味,滿足現場澆灌循環利用的要求,實現了污水水質治理及水資源循環利用的示范功能展示,提升了營地整體綠色環保理念。
四川大學污水處理設備提升改造項目
項目概況:針對校園污水進行處理,處理系統出水必須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二級標準。
污水處理量:400m3/d
處理效果: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二級標準,確保了校園污水在排放前達到安全、環保的標準,以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